香港浸會大學
繁體 简体 english
雷生春

Lui Seng Chun

雷亮先生早年自廣東台山縣移居香港,其後聘請建築師布爾設計及興建舖居大宅—雷生春。大宅於1931年落成,樓高四層,總面積約600平方米,上層為住所,地面為店舖。

自60年代開始,雷氏家族成員人口漸增,相繼遷離,至70年代大宅空置。2000年,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雷生春為一級歷史建築,雷氏後人為保存故居並回饋社會,同年決定把雷生春捐予政府。

2008年政府將雷生春納入第一期《活化歷史伙伴計劃》,並接獲活化雷生春計劃書達30份,為同期八間歷史建築中接獲最多計劃書的項目。香港浸會大學最終成功獲選,建議將雷生春復修並改造為中醫藥保健中心。2012年初,活化工程竣工,同年四月,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正式投入服務。

就文物保育而言,浸大在活化雷生春過程中,盡量保留原有的建築特色,並作出適量改裝增建,以應付未來雷生春堂的營運需求及符合現時建築及消防條例的要求。在活化過程中,浸大堅守的原則是把改動帶來的影響減至最低,而所有改動均可在需要時還原。

雷生春堂內設有展示區,顯示雷生春建築及雷氏家族簡史(地下),介紹涼茶(一樓)、本地中醫藥發展(二樓)、活化雷生春項目概況及唐樓建築特色(三樓),天台用作種植中草藥。地面展示區免費對外開放,其餘各層以預約形式為市民提供免費導賞服務。

雷生春堂撥出每日求診名額的兩成,為區內領取綜援人士提供義診服務,豁免他們的內科診金及兩劑基本中草藥藥費或提供基本治療費半價優惠,並承諾將營運盈餘用作推動中醫及為長者提供診金折扣優惠。

行政處自項目初期即積極參與籌備工作,包括撰寫計劃書競投雷生春活化項目,委任及監督以下項目團隊:(甲)裝置展示場地顧問及承辦商;(乙)活化項目紀錄片承辦商;及(丙)紀念特刊作者及平面設計師。此外,行政處亦負責編輯雷生春紀念特刊及紀錄片,並參與籌辦2011年1月舉行的項目啟動典禮及2012年4月的雷生春堂開幕典禮。

雷生春活化啟用後,行政處處長擔任雷生春堂管治委員會成員。

 

香港浸會大學